吉利汽车2月销量解析:通往新能源之路
ta-role="original-title">
引言:伴随着整体股市顺流而下,吉利汽车股价创近2年低点,但结合近几个月来看,吉利却打通了另一条路。
78478辆,这是吉利汽车发布的2月销量成绩单,同比微增2%,环比下滑46.38%。销量公布后,吉利汽车港股继续震荡下行,并于3月15日创出近两年新低10港元/股。
外部局势拖累整体大盘,内部企业供应链也遇到短期压力,正如吉利汽车在公告中所言,主要是受到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短缺和春节假期影响,制约了吉利汽车销量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15日触底之后,吉利汽车开始反弹,截至22日报收11.78港元/股。
作为连续多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厂商No.1的民族汽车品牌,吉利汽车在汽车市场和资本市场究竟怎么了?
在安信国际汽车行业分析师王强看来,芯片扰动2月销量,可考虑到港股市场投资情绪低迷,新能源汽车行业风光不再,估值下降,以及吉利汽车拥有行业顶尖混动技术,但大部分雷神动力车型在2022下半年上市,吉利雷神动力的成本和竞争力有待验证。因此,他们给予吉利汽车目标价2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同样,华西证券的崔琰也给出“买入”评级,并认为短期看,CMA、SEA等构架平台新车型有望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量价齐升,业绩修复弹性高;中长期看,电动智能变革给予新发展机遇。所以,对于当前的“低股价”,维持“买入”评级。
回到吉利汽车2月销量来看,吉利销量为6.34万辆,同比降低3%;领克品牌销量为1.05万辆,同比下滑11%;极氪和睿蓝分别销售2916辆和1618辆,成为整体的增量部分;再把吉利所含的几何品牌单独拆出来,其2月销量为7705辆,同比增长863%。
这意味着,虽然传统燃油车面临压力,但吉利旗下仅纯电动车销量就超过1.22万辆,再加上2046辆混合动力汽车,吉利整体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1.43万辆。这个水平,已经超过所有造车新势力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而且从高端,到中级和低端覆盖几乎所有主要价格区间。
新能源汽车占吉利汽车总销量比重也提升至18.2%,这个比例在国内大型汽车制造商(参数|图片)中已经属于较高水平(2月除新势力和比亚迪外,上汽集团约为16%,长城汽车约为8.84%,广汽集团约为7.3%)。
虽然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但吉利还是赶上了,在传统汽车具有优势的道路上,又打开了通往新能源之路。
新能源汽车领域不断发出积极信号的同时,在传统汽车方面,吉利汽车高端化也在不断发力,中国星系列、领克品牌和极氪品牌,2月份总计销量为2.7万辆,占吉利总体销量比重已经高达约34.5%。
虽然这一比例看上去让人兴奋,但也有分析人士和经销商善意地表示,吉利汽车还是要重视“民生车型”的补充和更新,为吉利品牌扩充基盘用户。
引人注意的是,包括大众、丰田在内的合资公司,已经开始将部分车型,如桑塔纳(参数|图片)、威驰(参数|图片)等,通过减配降价至6万元区间内,主攻特殊场景用车。
在笔者看来,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每个阶段、每个企业和品牌,都有特殊的使命。就吉利汽车而言,或许不断地向上生长,才能在汽车业这片热带雨林中,得到更多的光照和养分。或许,吉利向上与国际品牌争夺更大份额,才能把机会让给其他友商。
面对动荡的国际局势,和逆全球化趋势,“芯慌慌”、“锂茫茫”、“妖镍”横行,让笔者也担心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安全问题,如今车企缺芯、原材料价格飙涨,恰恰反映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失速,逆全球化时代已经开启,逆全球化时代的全球经济可能分为东西方两个阵营,两大经济体系。”在吉利内部的讲话中,李书福给吉利的所有人,以及中国汽车产业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就是如何实现跨文化、跨体系经营,如何在逆全球化时代推进全球化企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
今天的世界经济已经变了,而且正在逆向改变,我们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适应这些变化,我们的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
他认为,即便中国也很难独立完成汽车全产业链的发展,但逆全球化趋势已经形成,既然无法对这种趋势产生影响,只能根据这种趋势尽快调整商业计划。“在全球合规的前提下,既要做好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篇文章,又要做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篇文章,尤其在供应链安全方面必须做出可行的方案。”
可见,在当前环境下,产业供应链安全问题,是中国车企正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引人注意的是,目前,吉利在芯片自研、手机制造、商业卫星等多个领域均有所布局,可是在相关领域想要摆脱被“卡脖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