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建议)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分析,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建议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新能源车的投资机会分析
在之前的文章 双碳投资机会梳理(一) 里提到过,中国双碳领域百万亿级别的投资里边,绿色能源是第一大投资板块,其次是绿色交通领域。
对于投资人,尤其是一二级投资者来看,在绿色交通领域应该重点布局哪些机会,应该重点在哪些赛道上加大投入;一级投资人应该主攻的方向在哪里?结合欧阳明高院士最近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的演讲《推动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新能车的主要投资机会。
一、新能源车销售市场预期
根据欧阳院士团队的预测:预计在2025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会在700万辆到900万辆之间。到2030年,大致是在1700万辆到1900万辆。保有量方面,2025年会超过3000万辆,2030年大概接近1亿辆,到2035年大概接近2亿辆,2040年接近3亿辆。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从2020年到2030年,全球电动轿车将增长18倍,到2030年销量达到5500万。如果按照这个预测, 意味着到2030年,中国的新能源车销售占全球大约在30.9%-34.5%之间,应该是全球汽车销售的第一大国 。
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的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销售量为2627.5万辆,同比增3.8%,结束了自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趋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的表现成为全年汽车市场中的亮点:新能源汽车2021年销量超过350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3.4%。 如果按照欧阳院士团队的预测去推算,到2030年之后,新能源车的销售会占中国汽车销售量的70%以上。
二、新能源车产业的发展格局预测
根据欧阳院士的分析,未来新能源的几个大的发展方向:
对于发展方面,欧阳院士的几个大的分析,其中 他认为电动车领域,电池技术占到电动汽车技术含量的60%。 不可否认在电动车领域中电池的重要性,但个人理解,新能源未来的发展除了续航里程问题的解决之外,驾驶的智能化可能是主攻的另外一个方向,而在这个领域里中国仍然是相对的弱项,离美国应该仍有差距。而从目前一级市场的投资热度来分析,除了电池之外,智能驾驶系统是投资的重点和热点。
电动车给了中国在汽车领域内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新进入者实现对老牌汽车企业的超越机会。新能源汽车兴起也将引发汽车产业的技术革命。新进入者,尤其是带着互联网思维的造车新势力没有老牌汽车品牌和传统车型的压力,更具创新性,品牌形象方面也更加大胆。根据欧阳院士的预测, 未来5-10年会有一次汽车行业的大洗牌 。
三、新能源车发展瓶颈和挑战
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带来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发展瓶颈和挑战需要解决。
(一)电池材料资源限制
国外机构基于2030年全球5500万辆电动汽车年销量的激进预测给出的动力电池的年装车量结果是50亿千瓦时,而保守预测结果是30亿千瓦时。
基于电动汽车保有量可以预测 中国车载电池的总保有量,预计2025年会超过20亿千瓦时,2030年会超过70亿千瓦时,2035年会超过150亿千瓦时。
如此大量的销售量和保有量,意味着对电池原材料的大量需求。目前电池原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是锂和钴。由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导致锂与钴持续暴涨。碳酸锂的价格在过去的一年中其中有4个月单月涨幅超过30%的,4-7月价格小幅调整,单位最多回调的幅度也小于0.5%。
对于未来锂和钴的资源是否能够承载电动车发展的需求。欧阳院士的分析是:锂从储量是看是足够的,钴未来可能会不足。
从潜力看,全球锂资源经济可采储量为2100万吨,如果按三元811电池材料体系算,可以生产电池2000亿千瓦时。 按平均一辆车100千瓦时算,可以制造20亿辆电动汽车。而且,这还仅是经济可采储量,总勘探储量为8600万吨。 钴的资源经济可开采储量只有710万吨。 只能供应950亿千瓦时。锰的资源非常富余。
但是,资源分配非常不均衡:锂矿有3/4分布在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钴矿有2/3依赖于非洲的刚果金。镍矿的一半依赖于印尼和俄罗斯。资源分布是极不均匀。虽然产量的70%在我国,但是关键的原材料锂、钴和镍均需要大量进口。
(二)电池材料的循环利用
电池是有使用寿命的,大量的电动车保有量,意味着未来有数量庞大的电池需要处理。目前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干法、湿法和物理回收。目前全国满足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仅有14家回收利用企业,其中最知名的应该是A股上市公司格林美。
(三)电动车是否真的能够碳减排
2021年纯电动车和燃油车单位里程碳排放数值大约分别是:电动汽车每公里70克二氧化碳排放,燃油车大约是每公里176克二氧化碳排放。 预计2035年纯电动汽车单位里程碳排放下降到每公里20克,相比2021年降低70%以上,主要是因为能源结构的变化,也就是绿电比例上升导致。
从电池全生命周期减排的潜力看,现有电力结构下,物理回收减排超过50%;湿法回收减排32%;火法回收减排3.5%。随着绿电比例的提升,在2030年电力结构背景下碳排放再降低12%;2050电网深度脱碳背景下,碳排放再降低75%;100%绿电可以实现电池生产制造全生命周期近零排放。
从速局对比来看,电动车减排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未来随着绿电比例的上升,动动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减排量会继续上升。
(四)锂电池会不会被取代
关于这个问题,欧阳院士的结论是: 锂电池还会用很久 。对于电池发展方向的判断:
1) 2025年会出现与现有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比能量大体相当的第一代全固态电池 ;
2) 预计到2035年,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性能会大幅提升,比能量会达到每公斤300瓦时左右。 与现在的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相当;
3) 2 035年之后,新一代固态电池,钾、镁、钠、锂-硫等各类电池会进入市场。 到2050年,液态锂离子电池有可能减少到约20%。
那么对于一级投资者来说,方向已经非常明确。现在要投资布局的主线是固态电池技术以及非锂离子电池的研发。
四、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智慧能源系统
关于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智慧能源系统是我在此前的研究里边没有考虑的投资方向。也是这次学习的重要收获之一。
(一)快慢充以及换电
超快充电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的应急补电。现在限制快充的几个矛盾点:高功率型与高比能量型的矛盾;高功率型可实现快炒,但比能量低;高比能量型快充可能会引发关于车的安全、寿命短、发热等很多问题。超快充电应用主要用于高速公路的应急补电。目前可实现5分钟快充电量跑200公里,每分钟最高升温7-8℃。
另外一个模式也是可以大面积推广的是,带储能的充电站,可实现换电池。这个模式的一个缺陷就是如果是私家车是否愿意用自家的电池与充电站的电池就行更换。所以换电池可能更多的是用在商用车,尤其是高出勤率、重型荷载和短途运输卡车的换电池。
未来可以探讨的一个运行模式是在加油站建设快充、快换的耦合站。这是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企业可以考虑的运营模式。
(二)基于电动车的智慧能源系统
现在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不稳定,所以对储能的需求很高,而电动汽车由于其自带的电池是天然的储能装置,电动车的储能潜力极大,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因此,将电动车与电网连接,可以实现一个基于电动汽车的智慧能源系统。包括光伏、动力电池、充放电装置、家用电器连成网,一个小区、一个单位、一个社区可以形成一个个微电网,一个行政区有许多微电网联起来变成区域电网。最后形成整个城市的智慧能源,成为绿色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能够实现这个绿色智能系统的关键是,充电桩的普及,尤其是慢充电桩,实现电力的调峰。
在这个系统里,机构投资者的机会在于充电桩概念,以及智能电表系统。
五、氢燃料电池
首先,氢燃料电池目前进入了关键技术突破的节点;现在氢燃料电池进入成本下降的快速通道,跟十年前动力电池成本开始快速下降差不多。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的规划是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发展到5万到10万辆;2030-2035年间保有量增加到80万到100万辆,这是以商用车为主体。
根据上述判断,氢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比起来,空间仍然小很多,在于氢燃料面临着制备、储存、运输等众多关键环节,目前仍待突破。
对于氢产业链的发展,欧阳院士的几个指导意见是:要主供绿氢,但是氢的关键是成本,关键是取决于绿电的成本。其次,目前在氢燃料电池产业链上目前仍有很多技术处于落后,需要突破:一是很多卡脖子环节:比如基础材料,催化剂、质子膜、碳纸,高强度碳纤维、安全阀、加氢站离子压缩机;二是氢安全技术,三是中长期的氢能源前沿技术。
对于一级投资者来说,未来在氢能的投资机会,实际是现在的卡脖子环节,尤其是其制备、储运、加氢设备等。关于氢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在笔者之前的几篇公文中实际也有涉及。 从《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寻找投资机会 以及 双碳投资机会梳理(四)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点读。
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企业:比亚迪(002594)、吉利控股(00175.HK)、上汽集团(600104)、广汽集团(601238)、北汽蓝谷(600733)、长安汽车(000625)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按用途划分中国不同种类新能源汽车占比
新能源产销规模翻倍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40.70%,仅比欧洲少3.1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本土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销售新能源汽车17.92万辆,排全球第三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
在销量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连续七年销量位居全球第一位。
纯电动汽车占据八成市场
按动力系统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划分,纯电动汽车是我国产销最多的新能源汽车种类。2021年纯电动汽车产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产量的82.99%,销量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82.82%。
按用途划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均占全国汽车总产销的95%左右,是按用途划分占我国新能源汽车最多的类型。
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氢能等产业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等。2020年11月份,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从目前市场现状和未来政策方向来看,纯电动车将长期占据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流地位。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如何,前景分析
自主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取得长足进步。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59.9%和61.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6万辆和9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和50.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万辆和2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18%。
不仅有长足进步,而且与燃油车市场格局不同,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以自主品牌为主,自主品牌占据国内新能源车市场90%以上份额。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向龙头车企集中,以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为代表。
具体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比亚迪以15.58万辆的零售量排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首位,市场份额达到22.85%;北汽新能源紧随其后,前11月零售量为7.76万辆,市场份额约为11.38%。
比亚迪能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一方面是其在去年逐渐摆脱了低端微型轿车的束缚,车型布局更高端;另一方面是比亚迪坐上了十八个省份的头把交椅,一举改变了此前北汽主导的区域格局。
区域竞争方面,北方、华东、华南仍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销售地,2018年前11月零售额份额分别占到26.91%、28.87%、26.17%,合计比重超过80%。相比去年全年,华南新能源零售份额提升明显,多数城市的新能源零售都出现高增长,如深圳、广州、柳州的零售分别为7.94万辆、3.91万辆、1.91万辆,同比增长220%、230%、349%。
车型格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车型级别正从微型向小型、紧凑型等更高级别上移。2018年前11月,新能源微型车零售份额为29.66%,较去年全年大幅下滑21.68个百分点;而小型级别份额由去年全年的9.31%提升至今年前11月的13.05%,紧凑型级别由31.23%提升至40.22%,中型、大型等其他也由8.12%提升至17.07%。
另外,在新能源客车市场,2018年全年,全国5米以上客车累计销售20.73万辆,同比下降15.92%。其中,宇通、福田欧辉、中通位居前三,全年累计销量分别达6.07万辆、2.06万辆、1.35万辆。
行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
双积分政策的落地实施,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相比直接的财政补贴,双积分政策将借助市场的力量激励和倒逼企业,把更多的资源投入产品研发上,避免部分企业对于政策过渡依赖和骗补的行为,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竞争趋势方面,未来三年,合资品牌将密集投放新车型,自主品牌在SUV市场压力相对较小,在轿车市场面临压力大。在SUV市场,欧系品牌未来两年将会在A+级传统车平台上大规模推出插电版本车型,日系品牌相对比较保守,主要发力点在A0级SUV电动化;在轿车市场,轿车是自主品牌的弱项,合资朗逸、轩逸等爆款车电动版陆续上市,欧系品牌和日系的日产A级轿车纯电化、A+级轿车插电化趋势加速,日系丰田、本田A级轿车插电化也在提速,在轿车领域,国产比亚迪等品牌将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自主品牌有望迎来新一轮产品升级。这得益于近几年的技术及市场积累,自主品牌逐渐拥有了针对于新能源特有平台开发的技术以及成本支持,比亚迪、北汽、上汽、奇瑞等车企都已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可以推出正向开发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最后,新能源车企也将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高国际标准话语权和影响力。我国政府也将引导和支持优势企业进行海外布局,更深、更广地融入全球供给体系,共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分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资分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