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自动驾驶(博世自动驾驶系统)
今天给各位分享博世自动驾驶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博世自动驾驶系统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哪个国家最先进?
- 2、【智驱CES】博世采埃孚CES风头不输BBA 裸眼3D自动驾驶大行其道
- 3、博世自动驾驶车尺寸
- 4、11万多就装备博世自动驾驶,宝骏RS5真的只是徒有其表吗?
- 5、哪个公司掌握了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
- 6、CES直击 | 特斯拉说自动驾驶不需要激光雷达,但博世说不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哪个国家最先进?
拥有这项技术最先进的应该是美国和德国。美国曾经被称为是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之城底特律虽然已经破产,但之前的辉煌无人能及。不得不承认,不管是人均汽车持有量,还是汽车领域中的先进技术,美国都是首屈一指的。全球首个自动驾驶证就是美国颁发的。在2014年,谷歌就研发出能够运行的自动驾驶车,并在2015年完成了路测。
可能大家对自动驾驶技术有所误解,认为就是无人车。其实,它应该被更准确地解释成汽车自动辅助驾驶,或是弱驾驶辅助。
除了美国,德国在这方面也很厉害。在2021年,德国政府还通过了自动驾驶法,这可是全球首个有关自动驾驶的法律框架。德国博世自动驾驶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顶尖级水平,关于自动驾驶,它的官网是这样解释的:您不用再陷入交通堵塞,因为您的汽车可以自动带您到想去的地方,而且比您自己驾驶更加安全。因为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能比驾驶员更快更准地察觉到危急情况,还能遵守交通规则。关键的是,它们从来不会感到疲惫。即使是在紧急情况下,也能迅速敏捷地做出正确反应。听起来十分诱人吧,这些都来自博世的技术优势。博世已经在推进L2和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并把它们产量化落地,同时开展L4和L5级别——完全自动驾驶技术与无人驾驶技术。
相比美国和德国,中国虽然起步晚,但也开始在该领域发力,并突破了种种技术难关。百度、腾讯等大公司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投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在路上经常看到无人驾驶的汽车。
【智驱CES】博世采埃孚CES风头不输BBA 裸眼3D自动驾驶大行其道
上一篇文章中,我们盘点了本届CES所有汽车主机厂发布的新产品、新理念、新技术等等。
我认为将今年的CES称之为“近些年最精彩的汽车科技展会”,并不算过誉。因为除了主机厂之外,各大供应商也拿出了很多有趣的方案和想法,其中甚至有些都盖过了主机厂的风头。
话不多说,咱们直接看干货!
一、博世的人工智能遮阳板
经常开车的朋友一定知道,面对太阳行驶是对眼睛和驾驶技术的双重考验。就算放下遮阳板,也只能遮住太阳的直晒,遮不住眼前的杂光。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戴个墨镜,但这对于近视眼的驾驶员来说极不友好。
面对这片「无人涉足」的领域,博世拿出了一项很好的解决方案——虚拟遮阳板。
我知道这个样子看上去有点滑稽,但这无疑比墨镜更方便。博世开发的这块虚拟遮阳板搭载了人工智能技术以遮挡阳光,这样既不影响视野也不用担心驾驶员是高度近视。
据悉,这款产品可以通过车内摄像头检测驾驶员的视线位置。然后运用智能算法分析,调整黑暗区域在遮阳板上的位置。也就是说,这块「黑条」会随着你眼睛的调整而调整,遮阳板上其它部分仍然是透明的。
这项技术显然十分科学,就是没考虑到长时间行驶后的驾驶员颜值问题。如果不出意外,下车之后驾驶员不是变成「佐罗」就是变成「忍者神龟」…
二、博世的3D显示屏
要注意,这和「汽车AR」是完全不同的技术,尽管它们看上去很相似。
博世的3D显示屏技术类似于任天堂多年前发布的游戏掌机3DS,不靠眼球追踪和3D眼镜实现裸眼3D效果。裸眼3D带来的最大优势就是实现了「景深效果」,官方宣称驾驶员可以更快地掌握重要的视觉信息,比如辅助系统、堵车警报等等。
此外,博世还表示这项技术可以和摄像头同时使用,为驾驶员提供画面的实际深度,理论上可以更容易看到障碍物并顺利躲避。
说实话,我对这项技术的前景并不看好。首先,裸眼3D很早就被证明会让人产生不适感、晕眩感,早期任天堂的3DS就经常被人关了3D功能,一辈子当个2D游戏机玩。
其次,裸眼3D的景深效果不如AR直观。虽然两者都通过摄像头工作,但AR是直接将画面实时显示,3D显示屏多了一个转换过程。况且转换后的画面也只是为了和「现实场景」保持一致,那我为什么不直接抬头看路呢?
希望博世在将这项技术量产前多做思考,当然,如果最终通过别的技术手段实现了比AR更好的效果,我也随时欢迎打脸,毕竟我自己也是个消费者。
三、博世的车内监控系统
车内乘员监测系统,这就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典型「双刃剑」效应。
一方面,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135万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丧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人为因素所导致,比如酒驾、超速、分心、疲劳等等。所以采取恰当的方式检测车内乘员,似乎是一件尤为重要的事项。
但问题是,大部分车内乘员无法接受隐私的泄露,或随时暴露在摄像头之下。且不说真的有人准备在车内做什么羞羞的事,就是每天开车上下班都要被「监控」的滋味一定也不好受。
此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厂商使用了类似的功能,评价褒贬不一。博世在宣传这项技术时并没有提及隐私问题,大部分介绍都是关于新技术的成熟可靠。比如你一直开车玩手机,它就会建议你及时休息,必要时会帮你的车辆降速。
我个人认为,想把车内监控做好并不是一件难事。真正的难点,是如何怎么平衡「用户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
四、采埃孚目光瞄准L2+和L4级别自动驾驶
我们印象中的采埃孚似乎就是个「变速箱厂」,但实际它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迈出一大步,而且已经有车企开始找它下订单了。采埃孚在本届CES展会上主要展出了coASSIST系统,以及实现全自动驾驶商用车的计划。
采埃孚表示,它已经从一家亚洲汽车公司得到了一份相当重要的订单,从2020年底开始为乘用车提供coASSIST L2+入门级系统。
采埃孚自动驾驶系统的出现,必定会帮主机厂分担一部分在自动驾驶项目的研发成本。说白了,有现成的可用,谁也不会花大价钱去自己研发了。
除此之外,采埃孚还表示未来商用车对于自动驾驶的需求一定会比乘用车更加旺盛,目前已经有客户表达对L4级别以上自动驾驶的向往之意。
虽然自动驾驶在乘用车领域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商用车领域不同,车辆已经可以在封闭区域或特定车道内以高级自动驾驶的模式运行。就目前状况而言,商用车领域会更快普及无人驾驶技术。
五、法雷奥和美团联手造eDeliver4U 电动无人配送原型车
万万没想到,连美团这样的点评网站都会来CES展会“凑热闹”。法国的零部件厂商法雷奥宣布,它们将和美团签署一项重要的战略合作,共同研发无人驾驶配送解决方案。
据悉,法雷奥和美团开发了一款电动无人配送原型车法雷奥eDeliver4U。这辆车由48V系统供电,通过法雷奥的模块化感知系统自行寻找合适的路线,单次行程最多可配送17份外卖餐食,续航里程约为100公里。
内部配置方面,eDeliver4U使用了四个法雷奥SCALA激光雷达。其中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两个鱼眼镜头,两个雷达设备和六个超声波传感器,并辅以相关软件和人工智能技术。
这下好了,以后开门接外卖都不用再说谢谢了…
六、地平线自动驾驶计算平台matrix 2亮相
地平线可并不只是游戏,也是国内一家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公司的名字。本届CES展会,地平线公司正式发布了和汽车零部件科技公司佛吉亚合作研发和自动驾驶计算平台——matrix 2。
迭代后的Matrix 2具备高性能、低功耗和低成本等特点,可满足多个国家、不同场景下高级别自动驾驶运营车队以及无人低速小车的感知计算需求。目前来看,国内大部分正在研发自动驾驶的厂商或许都会和地平线公司有所合作。
此外,地平线之前发布的中国首款车规级 AI 芯片——征程二代推出了单目前视 ADAS 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在100毫秒延迟内有效感知车辆、行人、道路线、交通标志、车牌、红绿灯等近百种目标的检测和识别。预计今年内,地平线将会陆续推出新一代车规级AI芯片。
七、高通发布全新自动驾驶平台
其实往年的CES,美国高通才是展会上真正的主角。因为它不仅涉及到了汽车领域,也同时涵盖了通讯、科技、手机、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堪称是科技界真正的“供应商一把手”。
本届CES上,高通发布的全新自动驾驶平台名为:高通全新Snapdragon Ride ? 平台。这款平台最高可以支持L4级别的自动驾驶,并且整个自动驾驶平台是完全开放的,车企可以根据对于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的不同需求而实现不同等级的自动驾驶技术。
此外,高通宣布深化与通用汽车公司的合作,为未来即将推出的车型打造更好的产品体验。而这些合作的项目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
高通总裁安蒙表示:“正如我们在CES 2020上所介绍的,公司也正逐步将业务扩展至ADAS领域。随着我们进入一个由高性能、低功耗的计算和AI开启的全新发明时代,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将与通用汽车长达十年的合作伙伴关系扩展至数字座舱和ADAS系统。”
八、LG推出最新车载娱乐系统
其实LG近些年在中国的日子不好过,手机业务退出中国市场、电视一直被SONY压一头、头顶上压着三星这个老大哥。别说是汽车行业,就是科技行业LG也开始变得举步维艰,甚至有网友调侃称LG在靠卖屏幕“苟延残喘”。
但显然,LG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一事无成。本届CES,LG推出了新一代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Conniro。
Conniro 车载信息娱乐平台主要是基于 Linux 底层的 webOS Auto,还结合了高通骁龙 ADP 汽车开发平台,利用凭借5G这条高速通道把安全和娱乐功能集成在新一代的互联网汽车上。
这套系统涵盖了车载计算机结构、UI界面、语音识别软件,驾驶辅助系统硬件、增强现实软件等内容,俨然已经是一套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
LG还在应用场景上想了几个好点子:比如通过连接LG电子的人工智能平台LG ThinQ Home,用户不仅可在车内为用户续播之前在家观看的电视节目,还可以直观显示各家电的工作状态。
考虑到LG在家电行业仍然有一定影响力,如果好好利用很可能会成为Conniro车载信息娱乐平台的杀手锏。
九、哈曼推出ExP驾驶解决方案
哈曼如今已经是三星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了。三星作为科技大户,自然不会放过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
本届CES上,哈曼了发布「哈曼ExP驾驶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是通过将核心技术整合并统一打包,打造综合性的智联驾驶解决方案。官方宣称,该方案将搭载特别精选的一系列智联汽车、音响与服务技术,为驾驶员打造专属体验,比如健康、娱乐、社交和尊享成就感等等。
和高通、地平线等硬核科技厂商不同,哈曼在新技术的研发上一直没有脱离「音响」这个重要指标。作为一家老牌的「音响」制造厂,它的汽车智联方案会让人更感兴趣是如何实现的。
十、亚马逊宣布Alexa与汽车深度融合
说起亚马逊大家一定不陌生,但说到亚马逊旗下的语音助手Alexa,恐怕不会有太多人了解。这很正常,毕竟连亚马逊自己也没有十分在意中国市场。
其实亚马逊的Alexa和苹果的Siri、微软的Cortana是一个类型的软件,具有语音助手的功能,但也是未来智能AI的基础。实现的效果,我们可以参考钢铁侠中的贾维斯。
本届CES,亚马逊正式宣布未来会将Alexa应用到汽车驾驶舱当中。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Rivian宣布,它会直接把Alexa整合到新车当中,其中包括R1T电动皮卡和R1S电动SUV。
当然,按照Alexa现在国外的增长势头,很有可能未来还会普及到客厅、书房、卧室等地点。这些搭载Alexa的设备会同时展开联动,你出门忘了关冰箱就可以对着车内说一句:“把家里冰箱关上”。是不是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如今,Alexa已经被集成在9500多个品牌,超过10万种智能家居产品上(这一数字由亚马逊于上月公布,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现在就连智能刨丝刀上都对接了Alexa,未来还有哪些发展空间实在令我们期待。
写在最后
正如前文所说,本届CES堪称是“近些年最精彩的汽车科技展会”。其实不是说别的厂商不重要,而是汽车科技行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其它产品显得有些“陪太子读书”。
无论是主机厂,还是供应商。所有想在未来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厂商,都在铆足了劲儿试图冲击自动驾驶、智能化、科技化的大门。相比平淡无奇,有些「萧条」的其它类型展会,我认为2020年CES才真的能代表汽车科技行业,甚至整个科技行业的研发实力。
我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见到满天飞的汽车,但我敢肯定,时代的浪潮已经在推着我们往梦中的方向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博世自动驾驶车尺寸
车身长度达到了4586毫米、车身宽度达到了1840毫米、车身高度达到了1618毫米,轴距达到2米7。
在内饰方面,同样焕然一新,双12.3英寸一体大屏+电子换挡杆+博世自动驾驶辅助,不仅操作便捷实用,而且营造出强烈的时尚科技感。
在动力方面,众泰TS5搭载满足国六标准的高低功率1.5T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90马力。众泰TS5外观确有进步,但1.5T市场竞争最为激烈,变相欠缺了抢眼实力,如果能够提升至1.8T。
11万多就装备博世自动驾驶,宝骏RS5真的只是徒有其表吗?
为什么不一样?
首先,以往试驾前的workshop通常就是半个小时完事儿,而此次新宝骏RS-5的workshop足足进行了1个多小时,所有关于新宝骏RS-5的卖点都一一向媒体们展示。简单说,有两个重点,新宝骏RS-5全系标配智能网联系统,以及来自博世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
其次,此次试驾的主题为“这就是智驾”,毫无疑问,厂家对于这套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车联网系统的信心。同时也可以看出新宝骏RS-5的主打消费人群,没错,就是年轻人。
话不多说,直接来看车
此前,新宝骏RS-5在成都上市时,《线外邦》就对其进行过短暂的道路体验,当时这款车给我的印象是空间很大,动力平顺。此前关于新RS-5的评测请翻阅之前的试驾稿。这里从静态的角度,简单总结一下实车给我的感受。
首先,关于新宝骏RS-5的外观设计,笔者认为,这辆车虽然有些地方可以看出宝骏的家族元素,比如轮眉设计。但整体来说它的外观会让你觉得很协调,线条很紧致,没有多余的赘肉。钣金漆面的质感,也比此前宝骏的车型,上了一个档次。
再看内饰,新宝骏RS-5的内饰设计偏向简洁风,整体比较有档次感。前后排空间也足够大,对于家用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但有一个问题是,无论前排座椅还是后排座椅的坐姿都非常高,尤其是前排座椅,即使将座椅调节到最低,笔者还是感觉坐姿很高,不知道各位对高坐姿怎么看,反正我觉得没有安全感,也可能是个人不喜欢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我更喜欢人陷到车里所带来的那种包围感。
最后,新宝骏RS-5全系搭载了斑马智行系统,哪怕是最低配车型,也没有缺席这项配置。这套斑马系统就可支持语音控制的全套功能(多媒体、导航、电话、空调、天窗)。
哪个公司掌握了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
掌握了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的公司有吉利公司、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自动驾驶分六个阶段,数字越高自动化程度就越高。
汽车自动驾驶评级标准主要是由SAE(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来制定,并且会对不同的车进行专业的评价和等级,让人们了解自动驾驶技术水平。当中L1是最简单的辅助支持,整个驾驶过程完全是要靠人们自己来操作。L2这两年比较火,也是现在所谓能自动驾驶的车型所在的级别。L2里自动刹车辅助系统、自动泊车系统、ACC自适应巡航等功能,可以让人们有机会暂时性离开方向盘。
而自动驾驶系统里面的重要技术是图像语义分割。图像语义分割是计算机的眼睛,在现在的分割效果还未完善,因此还是需要人为干预,不能做到真正的完全的自动化。
掌握了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的公司并不多。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研究计算机视觉语义的分割,希望能更贴合自动驾驶系统的真实应用环境。这当中有几个公司已能做到部分技术。如吉利公司下的吉利缤越就有L2级别的辅助系统,价格也比较便宜。
美国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下的斯特拉在驾驶辅助系统方面比较领先,model s和modle x车型其实都已经可以搭载L5级别的硬件,困于软件弱点,实际还是L2级别。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下的大众探岳也有L2级别的辅助驾驶级别,ACC自适应巡航功能,科技感十足。
自动驾驶的技术现在大多源于机器人,定位靠SLAM和地图的交叉,起的是辅助功能。这些公司掌握了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才有希望在不久的未来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
CES直击 | 特斯拉说自动驾驶不需要激光雷达,但博世说不
文/阮锦程
特斯拉在2019年初提出他们的L4自动驾驶要用摄像头来实现,而不用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事实上这两年关于自动驾驶要不要用激光雷达一直有争论,核心原因还是担心这项技术成本太高。
而正在进行的CES 2020上,博世将于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当地时间1月6日(周一),在曼德勒湾酒店(Mandalay Bay Hotel)发布首款适用于车规的长距离激光雷达传感器(光检测和测距)。
特斯拉的说自动驾驶可以不用激光雷达,也不准备用。但传统的汽车厂商却不那么认为,博世也站出来说不。
博世一直认为,安全的自动驾驶除了摄像头和雷达,还需应用第三种传感器技术,而激光测距技术对SAE定义的L3到L5级自动驾驶至关重要。博世新一代传感器同时覆盖长距离和短距离,并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场景。
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中到底可不可缺?
首先是激光雷达与我们广泛应用的短距离毫米波雷达原理不同——在激光雷达系统中,传感器发射激光脉冲并捕捉反向散射的激光。系统可基于光源返回的时间来计算距离。
与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相比,激光雷达具备高分辨率、远距离和视角广阔等特性,但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是——长距离激光雷达传感器能有效识别路面上的石头等远处的非金属物体。
博世为此假设了一种场景:一辆高速行驶的摩托车在交叉路口接近自动驾驶车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雷达可能很难检测出摩托车较窄的轮廓及其塑料材质的整流罩。而在强光照射下,摄像头也很难清晰地捕捉画面。但这种情况下激光雷达就可以完全胜任。
还记得2016年特斯拉一起非常严重的事故,一辆Model S钻入一辆正在转弯的白色重卡车底。强光下的大面积白色车身,这种情况下无论对摄像头或者毫米波雷达都可能出现错失。
为此包括博世在内的许多传统汽车品牌都认为,我们可以将激光视为第三只“眼”:需要通过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这三项技术形成互补,为驾驶者提供准确可靠的路况信息。
激光雷达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必须刷存在感
现阶段要在L4级自动驾驶中加入激光雷达系统,最大的困难相信就是成本。但幸运的是,激光雷达不像锂电池那么难对付,它在未来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的空间还有很大。
而博世希望通过规模化量产,能降低这项高精技术的成本,从而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在技术方面,激光雷达不仅要便宜,还要更耐用。因为满足自动驾驶车辆使用激光雷达,对包括探测器、激光发射器等在内的激光雷达系统部件提出了严苛的要求,特别是耐热性和汽车全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
最后一个就是激光雷达如何与摄像头、传统雷达协同工作的问题。举一个例子,当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同时发现一辆横穿路面的自行车时,车辆到底是听谁的?如果两者的数据有差异,那到底以谁为准?
所以如何保证三种传感器技术实现无缝衔接,这可是技术上的大难题。不是做不到,而是如何做得完美,就是一件艺术活。而博世相信自己在传统雷达和摄像头领域的专业知识和长时间经验积累,能把这活干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博世自动驾驶和博世自动驾驶系统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