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小鹏汽车?
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
特斯拉这次是真的和小鹏汽车急了。
时间拨回到两周前,特斯拉宣布起诉小鹏汽车员工曹光植,理由是后者曾在特斯拉自动驾驶项目部门任职,是全球仅有的40名能访问该公司自动驾驶技术源代码的人员之一。但就是这位掌握着特斯拉自动驾驶核心技术的前员工,在今年1月3日加入了中国的汽车初创公司——小鹏汽车。
特斯拉方面声称,曹光植曾在2018向iCloud账户上传特斯拉自动驾驶技术相关源代码的完整副本,移动了30多万个与自动驾驶仪相关的文件,随后立即离职接受小鹏汽车的工作,紧接着从他的电脑上删除了12万个文件,并切断了个人iCloud账户,再登录特斯拉的安全网络删除自己的浏览记录。
特斯拉在诉状中多次暗示曹广植的不端行为与去小鹏汽车的时间点有重合,并强调小鹏汽车已经有五名前特斯拉自动驾驶团队的员工。特斯拉律师在诉状中写到,特斯拉认为曹和他的新雇主将继续不受限制地使用特斯拉核心技术,这是特斯拉五年多的工作成果和超过数亿美元的投资。
对此,小鹏汽车发布官方声明称,在曹光植入职前后,小鹏汽车都没有发现其存在特斯拉所声称的任何可能违规行为。目前,小鹏汽车已针对此事启动进一步调查。
面对窃密的质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则更为强势,他在朋友圈直接回怼特斯拉,“人才的流动,包括中美高端人才的流动在企业之间是正常行为。但是用这种方式来降低人才流动,还不如思考如何提高企业的内部人才竞争力。”
人才,从挖硅谷开始沉淀?
一年前,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对艾问讲出了他认为中国新能源造车的三大优势:
1、 资本给力:“我们在过去创办UC的时候,大概一共融资十个亿人民币,但今天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在汽车领域想融到1到200个亿人民币完全是已经成为现实了。”
2、 人才充沛:“我相信中国的技术人才现在有非常多的好的沉淀,不管是在驾驶上,不管是在互联网上,还是在基础的运营体系人才上。”
3、 政策支持:“第三个优势,我觉得非常重要是中国的政府,中国的政策我觉得对今天新的智能汽车,对新的互联网汽车有非常大的推动,这一点是全球没有国家能够比的。”
第一点不用多说,无论是小鹏自己的超百亿元融资,还是蔚来在资本市场的极速奔跑,过去的一年都是新能源车赚足眼球的一年。政策支持也是一直都在的,尽管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在大幅退坡,但整体上还是维持着对这个行业的助推效果。
唯有中国的技术人才优势,我们尚未看出端倪。
今年一月,彭博社发布的一篇报道曾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文章指出,在特斯拉所在的硅谷,现在大约有十几家拥有中国老板或投资者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那里开设办事处,或招募马斯克的前同事。这些资金雄厚的初创公司——其中一些公司一辆车也没卖出去——正在收购工厂,在公共道路上测试原型汽车,并在旧金山湾区布置奢华的办公室。招聘到特斯拉前高管已成为头等大事。
根据LinkedIn显示,蔚来有超过100名员工拥有特斯拉工作经历,法拉第未来有超过70名员工拥有特斯拉工作经历。
腾讯投资的创业公司拜腾汽车挖来特斯拉前高管汤姆·维斯纳为全球供应链高级副总裁,生产和机械研发的两位负责人同样来自特斯拉。
小康股份旗下的SF MOTORS则请来了特斯拉首任CEO马丁.艾伯哈德,作为公司战略顾问。
小鹏汽车自然也是这个路线,研发副总裁是原特斯拉机器学习技术部的技术专家谷俊丽,自动驾驶业务副总裁是原高通自动驾驶负责人吴新宙。
特斯拉是这个行业的先行者是毋庸置疑的,人才的流动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人才厚度还远远不够。
也难怪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说,中国这一批新兴的造车企业数量早就超过了100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将会度过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和智慧驾驶是汽车领域无可争议的方向,然而在中国并没有任何一家新能源造车企业值得投资。
为什么总是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涉嫌盗窃商业机密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今年初,据美国媒体报道,FBI逮捕了一名苹果工程师,该工程师名叫Jizhong Chen,并从其电脑中搜出数千个苹果公司商业文件,涉及自动驾驶汽车机密。巧的是,该工程师此前也申请了小鹏汽车的一份工作,并试图将这些文件提供给小鹏汽车。
去年7月,另一位前苹果公司员工XiaoLang Zhang(张晓浪)因涉嫌盗窃苹果公司机密,也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并起诉。更巧的是,张晓浪曾参与苹果智能汽车项目开发,离职后入职小鹏汽车(张晓浪在飞离美国之前被FBI逮捕,并面临高达10年监禁以及25万美元的罚款)。
尽管针对两次偷盗行为,小鹏汽车均给予否认,但这还是惹恼了特斯拉。也就有了我们开篇提到的,特斯拉在诉状中对于小鹏汽车的指责。
“互联网行业和汽车制造行业对知识产权的规范可能有些不同,小鹏汽车绝对不会去做窃密,也不允许别人对小鹏做这样的事。”面对指责,何小鹏并不十分在意。“我不会有任何畏惧和放弃,我们还将继续引入更多领域的高科技人才,全球智能汽车的竞争浪潮最终是技术和产品的竞争。”
今年前两个月,小鹏汽车先后聘任了四名业内高管,包括前一汽-大众品牌公关总监李鹏程,广汽丰田品质保证部及质量管理部部长宫下善次,广汽本田售后专家罗炳春,原东风标致销售部长刘培。一个月后,小鹏汽车宣布,前梅赛德斯-奔驰设计师Do Young Woo担任小鹏汽车外造型设计总监。
其实论挖人,苹果为了造车下的功夫比小鹏汽车狠多了。同样是根据LinkedIn显示,苹果SPG(Special Projects Group)组内已有1200名员工,其中有300多人来自特斯拉,170多人来自福特。
苹果不仅曾一周内疯狂挖走至少10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专业人才,更是直接把创业公司Mission Motors挖到破产。
但即便是如此大肆地抢夺造车人才,苹果也未曾被曝出涉嫌窃取商业机密。面临的唯一一次诉讼,是4年前电池制造商A123 Systems LLC对其发起的“违反不竞争协议”指控。A123称苹果为了组建 Titan 项目小组,挖走了他们 5 名重要员工,这些员工于同一时间段“在非常可疑的情况下”离开了公司。但没过多久,双方就此事达成和解。
科普一下:盗窃商业秘密罪,在美国是量刑极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根据《经济间谍法》(Economic Espionage Act)规定,美国企业一旦怀疑他人侵害其商业秘密,是有权向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举报,动用国家资源的。FBI则对商业间谍活动给美国带来的威胁极为重视,重要程度仅次于恐怖主义威胁。如果是更严重的“商业间谍罪”,即盗取机密为外国政府、机构、或代理人使用,个人将面临15年监禁和50万美金罚款,法人机构最高面临1000万美金的罚款。
希望小鹏汽车员工的事件真的只是巧合,何小鹏也依然还是那个踏实低调的实干家。
参考资料:
1、 Chinese EV startup XPeng is at the center of major trade secret disputes with Apple and Tesla——The Verge
2、 Everybody Wants to Be the Next Elon Musk (at Least in China)——Bloomberg
3、 为了造车,苹果再次"连锅端"暴力挖人,震惊业界——车评君
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